新華網銀川9月28日電 題:中阿能源合作從“中國制造”換石油轉向投資合作 新華社記者 楊靜 于瑤 “科威特和中石化公司已經簽署了為期5年的投資項目,包括煉油廠、石油化工廠等近10億元的項目。”科威特駐華大使穆罕默德·薩利赫·祖維赫在日前召開的第二屆中阿經貿論壇能源分會上說。 日前,中阿經貿論壇的永久會址落戶寧夏銀川市。一些中國能源專家分析認為,中國能源“小馬拉大車”現象決定了必須擴大從外部尋求能源供應,而在中國的能源戰略中,阿拉伯國家是實施“走出去”的重要地區。 與此同時,不少阿拉伯國家的官員、客商也非常看好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能源往來,正在中國積極布局石化項目。 據了解,2010年,中國原油消費量4.3億噸,占全球消費總量的10.6%,原油凈進口2.4億噸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5%,有關機構預測2025年中國能源消費的82%需要進口。 寧夏社會科學院綜合經濟研究所專家段慶林說,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為代表的央企在中東、非洲、中亞等地積極參與石油天然氣開發,重點是對能源、資源的進口。中國在阿曼、阿聯酋、也門、沙特等國的資源開發領域投資額累計達數十億美元。 而中阿在石油領域的合作也帶動了雙方經貿關系的全面提升,貿易額也水漲船高,雙邊貿易額由2004年的367億美元躍升至2010年的1454億美元,年均增速近30%。 “中阿能源合作正向全方位能源合作伙伴關系邁進,雙方合作領域涉及貿易、勘探、開采、冶煉和國際合作等多領域。”西北民族大學副教授馬和斌說。 受中東和北非局勢動蕩影響,近年來國際油價不斷飆升。目前,國際油價始終維持在100美元以上,國內成品油價格每升超過10元也并非遙不可及,中阿雙方加強在石油領域的合作顯得非常緊迫。 阿拉伯國家聯盟駐華代表處主任穆罕默德·哈桑說:“中國需要阿拉伯國家的石油,可是我們想跟中國在政治、文化、科技、新能源等領域加速交流合作。” 與此同時,目前阿拉伯國家也在調整產業結構,力圖使國內非石油產業比重上升,逐漸弱化對石油產業的嚴重依賴。而這一新趨勢,為中國進軍阿拉伯市場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挑戰。 沙特是世界上原有儲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然而謀求經濟多元化,降低對石油產業的依賴卻成為這個國家近年來的宏觀經濟發展目標。目前,沙特已計劃投入5000億美元在全國興建6座工業城。 如今,中阿能源合作已出現了新趨勢,一些阿拉伯國家的能源企業開始著手與中國西部資源富集地區的能源企業接觸,探討雙方共同投資石化領域合作的項目。 此外,新能源也成為當前中阿能源合作的熱點領域。如今已經有一批國內企業在阿拉伯國家開展了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領域的前期工作,以新能源換取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將成為不錯的選擇。 不過,當前阿拉伯國家局勢動蕩也給中阿能源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中外一些專家認為,中國能源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要適應新變化,作出新調整,降低對外合作與投資的風險。 一方面要加強對中東地區地緣政治的評估,規避投資風險;另一方面沙特等核心國家近年來通過并購獲得歐美石化企業的控制權,因此在推進國際一體化的技術戰略上具有一定優勢,中國企業應當利用這些優勢,彌補自身技術短板。 “只有在上游勘探開發、中游加工冶煉、下游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用制度化和市場化原則培育出真正有效競爭的市場,完善油氣基礎設施投入機制和石油價格形成機制等,才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猛說。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中阿能源合作從“中國制造”換石油轉向投資合作
發布時間:2011-09-30
來源:新華網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