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日韩欧美成人免费中文字幕,国产 视频一区二区青青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北京市“十二五”新能源規劃發布
發布時間:2011-12-30 來源:發改委網站

新聞發布會現場

12月15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召開“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該規劃是我市首次編制的關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的規劃,具有鮮明的開創性。會上,我委能源處處長高新宇介紹了規劃編制的背景、主要內容和重要創新。并就太陽能利用、新能源惠及民生等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一、關于規劃編制的背景和主要特色

(一)“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是順應新時期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下編制的規劃。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各發達國家競相搶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先機的大背景下,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重要載體,是優化首都能源結構、搶占新一輪國際競爭戰略制高點的重大舉措,對于增強首都創新能力、培育未來經濟戰略支撐、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是建設高效低碳的首都能源體系和“綠色北京”的重要支撐。“十二五”時期是首都全力推進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的關鍵時期,能源需求總量持續剛性增長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更加突出。國家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能源消費總量將受到嚴格控制和考核,但為體現鼓勵可再生能源及能源節約的政策,水電、風電、太陽能及能源綜合利用方面的新增消費量在考核中將被扣除,可再生能源利用總量將不計入能源消費總量。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是創造發展空間、緩解資源環境壓力、建設“綠色北京”的重要舉措,也是凸現首都引領作用,落實國家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目標的必然選擇。

其次,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立足首都區位功能優勢,體現全國高端示范的重要途徑。把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為優化能源結構和增強首都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充,充分體現首都在能源利用和產業發展上的高端高效高標準要求。基于我市區位優勢、科技資源優勢,提出“十二五”時期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足北京,著眼全國,面向世界,體現產業輻射和綜合示范效應。

再次,實現新能源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是增強核心競爭力,保持首都經濟發展優勢的重要舉措。當今世界,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的新一輪能源技術變革方興未艾,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新水平已成為國家和地區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首都社會經濟實現創新驅動客觀需要大幅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研發和創新水平,搶占產業制高點,把全國領先的研發優勢轉化為雄厚的產業實力,實現新興產業更高層次的發展。

(二)規劃的幾個主要特色。

一是率先在全國開展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統計調查,首次摸清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狀況。規劃通過前期大量資料收集與整理、積極開展實地調研,初步掌握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總體狀況,明確了首都資源稟賦,為規劃編制奠定了堅實基礎,提升了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二是規劃編制工作扎實,強化了細分領域研究及相關儲備項目對規劃的重點支撐。規劃前期積極開展了太陽能、熱泵等一系列的專項課題研究,明確各細分領域發展方向和重點,同時系統整理和搜集了若干示范應用工程和重點儲備項目,使得“十二五”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更有抓手,更具實操性。

三是規劃編制注重加強重大規劃銜接,同時廣泛聽取行業專家、科研機構等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規劃積極銜接本市“十二五”規劃綱要、國家新能源規劃和北京市“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并與科研院所多次溝通,與太陽能、風能、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的專家座談研討,了解新能源技術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路線,在此基礎上不斷修改完善了規劃。

四是規劃編制較為系統,內容較為豐富全面。規劃涵蓋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現狀、開發利用、技術研發、產業發展等各個環節,不僅是一個能源利用規劃,也是一個產業發展規劃,綜合性較強。

二、“十二五”規劃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亮點

“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充分體現了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三個北京”的總體要求,在規劃的指導思想上,強調把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為優化能源結構和增強首都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以提高開發利用規模和水平、培育壯大產業服務體系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為著力點,統籌兼顧,合理布局,實施“3+2”工程,全面推進太陽能和地熱能應用,積極促進風電裝備和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化,不斷推動生物質能多元化應用,努力將北京建設成為全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端研發中心、高端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規劃提出了很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亮點,具體可以概括為“八個更加注重”。

(一)更加注重總量規模和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體現高端發展要求。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是建設“綠色北京”、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期我市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實現高端高效高標準發展的客觀要求。“十一五”期間,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步伐不斷加快,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建成了一批標志性的重點示范項目,兌現了“綠色奧運”的承諾,極大地促進了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截至2010年,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量為223萬噸標準煤,比2005年增長2.7倍,年均增速達30.1%,占全市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3.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值達到400億元。但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占資源可利用量的比重仍然相對較低。特別是在新能源技術水平上,目前北京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創新資源、技術服務方面具有明顯的全國領先優勢,但整體技術資源潛力尚未得到充分釋放,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首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及產業發展水平的提升。為此,規劃明確提出,今后五年要通過實施一批重大示范項目,鞏固新能源技術創新優勢,加快新能源研發中心建設,做大新能源產業基地規模等措施。

到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總量為550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100萬噸、二氧化硫10萬噸,同時大幅削減氮氧化物和粉塵等顆粒物排放。實現產業銷售收入1000億元,新建6-8個國家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和技術研發平臺和2個國家級檢測中心,培育形成5-10個具有影響力的產品認證、技術咨詢、人才培訓等機構。

(二)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標準、高水平利用,體現民生發展要求。

規劃根據首都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條件,著力推進與民生相關的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高水平開發利用及配套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在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領域因地制宜建設實施九項新能源應用工程,其中包括實施十萬噸生物質燃料工程、二十萬千瓦生物質發電工程、千萬立方沼氣區域聯供工程,以推進生物質能的示范項目建設,推進城市生活垃圾的能源資源化利用;實施千萬平米光熱利用工程,以推進太陽能光能熱水利用,建設農村新民居太陽能采暖、陽光浴室等工程,并集中在延慶、密云、大興等區域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區域聯供和多村聯供的大中型沼氣集中供氣工程等重點民生保障工程。

(三)更加注重國家級綠色能源示范縣等重點區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深化重點區域新能源應用水平。

為加快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步伐,優化農村能源結構,推進農村能源清潔化和現代化,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國家能源局、財政部和農業部組織實施了綠色能源示范縣建設,在2010年全國農村能源工作會議暨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授牌儀式上,北京延慶縣正式獲得國家能源局、農業部、財政部三部局聯合授牌,成為北京市唯一的“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為加快延慶國家級綠色能源示范縣建設,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創新管理機制和模式,高水平建設一批體現當地資源優勢與提高農村能源利用水平相結合的重點示范項目,力爭到2015年延慶縣新能源利用占全縣能源消費總量30%以上,全縣50%以上的居民使用到清潔綠色的新能源。

在全球光伏發電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之際,我國也開始起步追趕。2010年12月,財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在京召開會議,表示將在北京等13地建立13個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北京亦莊位居其中。為加快提升亦莊太陽能利用規模和水平,落實上述四部門提出的要求,規劃中明確提出高水平建設國家光伏集中應用示范區,堅持以應用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發展,高水平建設一批太陽能光伏屋頂發電項目,提升高效光伏組件、系統集成、智能電網等高端技術產業研發制造水平,全面提升技術創新、發展模式創新和管理服務創新水平。

(四)更加注重高端功能區新能源利用高標準建設、高起點規劃,體現高端示范。

統籌高端產業功能區能源稟賦特征和能源需求情況,突出體現綠色低碳理念,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科學規劃設計產業園區、樓宇、企業間的能源供給系統,實現循環高效梯級利用。在未來科技城、麗澤金融商務區、CBD東擴區和海淀北部新區等高端功能區建設一批熱泵建筑一體化系統工程以及與其他能源相結合的熱泵供暖(制冷)工程;區域內新建公用和居住建筑推行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建設一批與產業功能相配套、與建筑一體化結合程度高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到2015年,高端重點功能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到10%以上。

(五)更加注重發揮密集的研發創新優勢,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的形成。

抓住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機遇,大力推進首都新能源研發創新工程建設。通過建設技術創新平臺、承接重大研發項目,提升技術服務水平。積極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在光伏、風能、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等領域共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發平臺,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解決產業發展的共性技術問題,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積極爭取國家風電產業平臺、生物質能工程技術中心等國家級重大項目落戶北京,協調推進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中國石油科技創新基地建設,為新能源產業提供科技支撐;支持各類企業、中介服務機構開展新能源領域的研發設計服務,建立一批國內領先的試驗平臺、示范中心、檢測中心等,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和技術服務水平。

(六)更加注重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體現產業發展要求。

規劃在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方面,提出充分發揮北京科技創新資源密集和高端示范應用的市場優勢,實施國家級新能源研發創新工程和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工程,通過以“研發促進應用,應用帶動產業,產業助推研發”的發展模式,加快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力爭在關鍵技術、核心裝備、系統集成能力上取得突破,同時強化高端制造優勢,形成產業集群。具體在科技研發和重點產業發展方面,規劃提出立足北京新能源產業發展優勢和現有基礎,強化自主創新,鞏固太陽能高端技術研發優勢,增強風電設備系統集成能力,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步伐,提高地熱能技術研發水平,促進生物質能應用技術升級和實現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突破等重點任務。

(七)更加注重新能源產業高端要素集聚,提升產業基地集約化、特色化發展水平。

著眼于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圍繞新能源產業重點領域,通過建設重點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專業化、特色化新能源產業集聚區,集聚高端要素和產業鏈環節,強化高端制造的優勢,形成產業集群,提升北京新能源產業競爭力。做大做強三大產業基地,依托龍頭企業和高端服務平臺,打造以太陽能光伏產業及應用示范為主導的延慶新能源產業基地,打造以太陽能產業為主導的平谷綠色能源產業基地;發揮太陽能電池生產及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優勢,以新能源汽車企業為帶動,形成純電動汽車電池、控制系統、電機、整車制造等上下游完整產業鏈,打造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吸引國內外新能源優勢企業入駐,加快發展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風電產業園、昌平風電產業園、通州光伏產業基地和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等新能源產業集聚區,推進為產業配套的工業設計、科技研發、技術咨詢、信息服務、商貿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打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集聚區。

(八)更加注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軟環境建設,體現機制保障要求。

規劃把加強軟環境建設作為重要的一環單獨成章,明確在運行保障方面加大力度,更好更快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利用和產業兩個層面實現科學發展,突出體現政府規劃的引導調控作用。規劃從強化部門協調、扶持創新轉化和搭建服務平臺三方面提出了優化發展環境的總體設想:通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政策創新能力、制訂完善新能源相關技術、工程標準等加強部門聯動,合力推進產業發展;通過探索稅收信貸等鼓勵政策、支持創新平臺建設和加快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及產業化、健全新能源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和完善首臺套機制等加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力度;通過建立新能源中介服務平臺、建立新能源技術交流合作平臺、培訓平臺和增強新能源產業聯盟紐帶作用等措施加快服務平臺建設。

為完善機制,充分保障實施,規劃提出建立完善部門、區縣、企業新能源發展的協調聯動機制,明確落實責任分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爭取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通過直接投資、補助、貼息和資本金注入等方式加大對新能源示范工程、產業基地建設、重大研發和技術改造項目的資金支持力度,搭建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積極探索新能源資金利用的新模式;引進和培育相結合,提升本市新能源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高端、高級技能和實用型人才的結構比重;利用多種方式加強新能源規劃及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營造全社會重視新能源、利用新能源的良好氛圍。

三、關于規劃基本框架和重點問題的說明

(一)規劃的基本框架。

“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采用章節式結構,共六章,1萬多字。主體結構上,規劃包括發展基礎、思路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四個部分。發展基礎是第一章,科學分析了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資源總量、結構和主要分布特點,回顧總結了“十一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產業發展的主要成效,并深入分析了新形勢下我市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思路目標是第二章,是規劃的核心,科學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主要目標。主要任務是第三章至第五章,從提升利用水平、促進產業發展和優化發展環境三個方面提出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任務。保障措施是第六章,從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分工、拓寬新能源發展資金渠道、培養引進各類人才和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等四方面提出了落實規劃的具體保障措施。

(二)規劃重點問題說明。

總體來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較為系統全面,內容涵蓋資源基礎、開發利用、產業發展等多方面內容,在以上總體介紹和重點說明的基礎上,我們著重篩選了以下幾個重點問題,僅供參考。

1.關于“十二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標的設定。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550萬噸標準煤,占全市能源消費比重約6%左右。據了解,國家“十二五”新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提高到11%左右,其中核電和水電約占7%。相比于國家規劃目標,由于北京水資源較為匱乏,無法大規模發展水電,同時發展核電不現實,因此,本市6%的目標相對合理。

2.關于重點工程方向與思路。為加快推進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北京市各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將加強部門聯動機制,按照“支持高端、加強示范,扶持產業”的原則,通過固定資產投資專項補助等措施,加強對重點領域重大工程的引導和服務,同時帶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域。太陽能領域將重點實施京能八達嶺31MW太陽能綜合試點工程、華電密云20MW等大型地面光伏電站、亦莊41MW光伏發電示范區、中關村10MW金太陽示范工程等;地熱能領域將重點實施北京采育地熱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實現地熱資源的梯級利用;生物質能領域將重點實施南宮、高安屯、阿蘇衛等垃圾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年產2萬噸生物質顆粒燃料項目及大型沼氣多村聯供工程;綜合應用領域將重點在未來科技城、麗澤商務區等重點功能區實施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打造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典范。

3.關于出臺相關重點政策的說明。為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時期,我市相繼制定并出臺了《北京市振興發展新能源產業實施方案》、《北京市加快太陽能開發利用促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關于發展熱泵系統的指導意見》等重要政策規范和《北京市太陽能熱水系統施工技術規程》等9項地方標準。“十二五”時期,為繼續加大對我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產業發展的積極引導作用,規劃提出加強落實國家扶持新能源發展的稅收、補貼等各項政策,積極爭取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落戶本市,同時加快本市太陽能光熱、光伏、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上網等技術和產業標準的制定,盡早制訂新能源技術標準、新能源統計指標體系及評價標準體系、新能源發電上網標準、太陽能光熱設計、施工納入建筑過程強制標準等,開展工程標準制定工作,發布北京市新能源統計體系及總量分解相關實施細則等政策,出臺強制安裝使用太陽能光熱系統的《北京市太陽能系統建筑應用項目管理辦法》,并在可再生能源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方面實現大突破。

4.關于陽光園林和千所陽光校園工程。《北京市加快太陽能開發利用促進產業發展指導意見 》(京政發[2009]43號)中提出啟動陽光園林工程,即在本市有條件的公園,安裝太陽能夜間景觀路燈,為市民夜間游園創造便利條件,到2012年,市屬公園和30%的區屬公園完成園林陽光夜景工程,所需資金按照現行投資體制,市屬公園由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安排解決,區屬公園由區財政負責解決。陽光校園工程旨在為本市有條件的中小學建設太陽能熱水、太陽能燈、小型并網光伏發電、太陽能科普教室等配套設施,在少年兒童中樹立了使用和推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意識,通過學生、家長、企業等多方共同參與,提高全社會對發展太陽能重要性的認識,培養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新能源、利用新能源的良好社會氛圍。陽光校園工程所需資金按照現行投資體制,市屬中小學由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安排解決,區屬學校由區財政參照市級學校補助標準給予支持,到“十二五”末,本市陽光校園將達到1000所。

5.關于一縣兩區三基地。規劃提出按照“集中布局、集群發展”的理念,高水平建設延慶國家級綠色能源示范縣,加快建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光伏集中應用示范區,積極支持本市有條件的區(縣)爭創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做大做強延慶北京新能源產業基地、平谷綠色能源產業基地和大興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培育形成一批專業化、特色化新能源產業園區。(來源: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網站)

?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