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年底,國家能源局相繼召開以核電裝備國產化與自主化研制為主題的一系列相關會議,再次把核電裝備“獨立自主的內功建設”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國內涉核企業特別是設備制造企業悉數參加。核電裝備的發展本就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需要,政府主管部門近期的密集動作以及由此釋放出的種種信號,對于核電裝備而言,無疑是再度提速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自上而下的產業助推力量 ????在2013年11月份舉行的能源重大裝備國產化產業化座談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再次強調了“官方決心”:“能源裝備國產化產業化對于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轉變能源生產與消費方式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以能源重大裝備科技專項、能源重大工程為載體,建立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制機制,以及建立能源裝備國產化產業化服務例會制度,將為能源重大裝備國產化、產業化提供全方位支持。”顯然,這樣自上而下的利好消息,為核電裝備產業注入了更大的活力與機遇。 ????在當前中國核電產業穩步推進的形勢下,核電相關生產商和制造廠不缺發展機遇是不爭的事實,核電國產化裝備跟上國內目前的核電建設步伐也已不是大難題,但如何更好地匹配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核電規模,不僅追求“量的生產”,也注重“質的保證”,從“做展品”變成“做產品”,從“單個制造”走向批量生產,由此對接核電建設的高標準高要求,國內核電裝備企業似乎仍需破解諸多現實瓶頸。 ????同時,值得關切的是,隨著中國核電技術及產品逐步打開國際大門,“中國牌”的核電裝備理應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沒有核電裝備的“走出去”,中國核能工業“走出去”也將大打折扣。競爭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在群雄并起的國際戰場上立足并“打下一片江山”,國內核電裝備業是否做好準備? ????在上述多重背景的影響下,近段時間,當記者對上海電氣、東方電氣、中國一重、中國二重、哈電集團等國內核電裝備制造商進行相關采訪后,心中的疑問逐漸有了答案。對于急需突破的核電裝備業而言,現在的這份答卷,也許不是滿分,但足以讓人滿意。 ????當然,談國內核電裝備業已能“縱橫捭闔”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還為時尚早,但不可否認的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眾多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歷經多年的成長,中國核電裝備業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值得欣喜的成就,中國核電裝備制造業的能力提升以及由此創造出的價值空間,有了更為明確的時間表與更加自信的底氣,而曾經的一些產業頑疾也在各大核電裝備制造企業的“強身健體”中有望逐漸迎刃而解。 ????核電裝備企業“成績單”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當下的中國核電裝備發展版圖。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核電裝機容量愿景目標的明晰,關于核電裝備國產化和自主化的好消息頻頻涌現。目前,我國核島主設備制造布局已基本形成,其中包括黑龍江、上海和四川三大核電設備制造基地,建成河北秦皇島、上海臨港和廣州南沙出海口重型裝備制造基地,初步具備年產10套左右百萬千瓦級核島主設備能力。同時,在國內核電裝備制造企業中,三大骨干集團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和哈電集團站在了核島和常規島設備制造的主要位置,一重、二重則在大型鍛件制造領域占得先機……各有所長的幾家“制造大鱷”共同構筑起了中國核電裝備研制的大格局。 ????哈電的“首創”與一重的“5+10” ????在這個版圖中,一則新的喜報是國產首臺1407兆伏安核電發電機,2013年12月底正式運往三門核電2號機組現場。該電機正是由作為我國第三代核電常規島設備自主化發展主要載體和平臺的哈電集團研制,而這臺機組更是哈電集團有史以來單機容量最大、生產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精、質保體系要求最嚴的發電機組。其對于哈電、對于整個產業的首創意義自是不言而喻。 ????而早在2012年,同樣是身處黑龍江的中國一重,成功研制了世界最大、619噸的特大鋼錠,在國際上首次突破百萬千瓦核電低壓轉子及世界最大5.5米軋機支承輥等一系列超大鍛件國產化極限制造瓶頸,使我國的超大型鍛件的極限制造能力躍居世界前列,一重也由此成為全球最大的核島鍛件及常規島鍛件供應商。 ????據一重相關負責人透露,一重目前已形成“5+10”的生產能力:在核電主設備方面,擁有年產5臺套的能力,在核島鍛件方面,全面掌握核島鍛件的制造技術,整體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制造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具備了年產10臺套核島鍛件的供應能力。“2005年以來,中國一重開始研制二代加和三代核電設備,大力推進以核電大型鑄鍛件為標志的自主研制工作,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研發制造體系,是既能夠承制二代加核電、三代核電大型鑄鍛件,又能承制核島成套裝備的企業。”而時下令業界為之一振的是,2013年,中國一重又簽訂了國外某核電項目的兩臺反應堆壓力容器制造及蒸發器主鍛件供貨合同,據了解,這是我國承制的首個百萬千瓦自主品牌三代核電出口項目。 ????一重的成績單亮點還包括:CAP1400核島主設備鍛件研制取得突破性進展,技術要求最嚴格的蒸發器管板經UT檢驗合格,2013年,CAP1400鍛件在一重實現全面投產;研制的AP1000常規島整體鍛造的低壓轉子鍛件完全滿足苛刻的評定要求…… ????此外,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80%以上的核電鍛件、70%以上的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均由中國一重生產,這不僅扭轉了我國核電重大技術裝備所需關鍵設備和大型鑄鍛件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充分證明了中國核電制造業能夠承擔起核電裝備國產化的重任。 ????上海電氣的“大數據”與二重的“唯一” ????交出滿意答卷的,不止一重一家,上海電氣集團同樣有好消息。上海電氣相關負責人用了一大串數據,向記者介紹該集團在核電裝備國產化方面取得的業績: ????自2006年核電新一輪發展以來,上海電氣累計承接包括二代改進和三代以及高溫氣冷堆等不同堆型的核電主設備共計232臺/套(至2013年年底完成交付86臺/套)。在近三年的設備制造和交付集中期中,車間在制主設備一直維持在60~70臺/套水平。2013年,實際交付或完工主設備達38臺/套,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上核公司當年完工或交付18臺蒸汽發生器。 ????從這一組數據中不難看出,在關鍵材料和關鍵設備國產化方面,上海電氣已積蓄足夠的批量產能。而據介紹,在核電大鍛件方面,上海電氣研制的AP1000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和堆內構件等大鍛件已基本實現了國產化;在其他主要部件上,2013年,上海電氣AP1000管子支撐板、抗振條、水室隔板、U型管和部分焊材國產化等環節均取得了決定性成果。 ????同時,上海電氣已做到百萬千瓦級堆內構件和控制棒驅動機構的關鍵設備國產化制造,2014年出產AP1000國產化裝備將有望實現。 ????而說起核電裝備,不能不提中國二重。作為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化基地和我國最大、最重要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之一,中國二重具有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和強大的產品研發、設計和制造能力,近幾年,二重的裝備研制更是如火如荼。 ????2007年開始,二重歷時兩年科研攻關,自主研發突破了AP1000主管道制造的技術難關,于2009年11月5日研制成功世界首支AP1000主管道,綜合技術指標完全符合美國西屋公司的設計技術標準,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可以全套提供AP1000核島主管道的企業,完成了從材料供應商到設備供應商的轉變,為推進中國核電產業技術水平的整體跨越,為實現中國第三代核電的自主化、批量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重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3年,二重首臺核電設備——國核壓水堆示范工程2號機組堆芯補水箱開工建造。目前,二重具備年產5~6套AP1000主管道和成套核電鍛件的生產能力。” ????東方電氣的強勁勢頭與民企的顯山露水 ????當然,在核電裝備制造的陣營中,更少不了東方電氣這個“當紅主角”。據相關信息顯示,東方電氣在二代加核電產品上的市場占有率為70%,而且東方電氣已經全面進入第三代核電技術項目核島主設備和常規島汽輪發電機市場。據相關人士透露,“東方電氣從2006年后投入最多的是核電,東方電氣目前中標的核電設備占國內市場的一半。”僅就最近的發展動向來看,東方電氣的勢頭一如既往地強勁。2013年12月31日,紅沿河4號機組控制棒驅動機構在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成功制造發運,這是東方電氣制造的首套核電控制棒驅動機構,其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也標志著我國控制棒驅動機構的國產化比例和國產化能力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而稍早前的2013年11月21日,東方電氣攻克了百萬千瓦級核反應堆冷卻劑泵國產化的最后一個堡壘,成功制造出中國首套核電主泵軸密封,結束了國內不能生產百萬千瓦級核反應堆冷卻劑泵用軸密封的歷史。 ????而在諸如東方電氣等大型“國字號”企業集中發力之外,民營“小企業”在核電裝備研制領域也開始顯山露水。2013年12月,由寧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中國一重、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百萬千瓦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RPVC形密封環,順利通過紅沿河核電項目3號機組的冷態水壓試驗和方家山核電項目1號機組的熱態功能試驗,標志著核電站主回路壓力邊界的核心設備的國產化密封環,進入了實際工程應用。業內專家向記者解釋,C形密封環是反應堆壓力容器RPV在運行和試驗工況下不發生放射性物質泄漏的重要保證,被視為保障核電站安全運營至關重要的基礎部件,“其長期被國外公司獨家壟斷,價格昂貴且國外政府限制購買。此次寧波天生打破了國外公司的獨家壟斷局面,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優于國外產品,可在核電站中應用。” ????寧波天生只是民企入核的一個縮影,業界普遍認為,在核電市場逐漸放開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民企將在裝備制造中尋得商機并貢獻創造力,可以預見,中國核電裝備制造業將迎來更為多元也愈加靈活的大發展圖景。? ????顯然,這樣的大發展圖景,得益于核電裝備研制企業的各自攻關與產業合力。 ????在記者的采訪中,幾乎每家核電裝備企業均提及其產業旗下的核電事業重組以及加強研發投入,這種改變與政策助推顯然密不可分,而在核電推進發展的產業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合作研發,聚力突破”漸成主流,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也曾多次提出將幫助企業建立“核電裝備企業聯盟”。 ????相信在外部政策的強力支撐和企業自身的“內力打造”雙向作用下,中國核電裝備產業克服“強而不大”、“安全性不穩定”、“盲目競爭”、“產能需優化”等一些問題將尋得良方,中國核電裝備制造業的國產化能力也將更上一層樓。(記者 韋吉磊)?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核電裝備:強力推進國產化制造
發布時間:2014-02-10
來源:中國核工業報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