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們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面臨的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任務異常艱巨、挑戰前所未有,迫切需要我們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樹立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貫穿了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為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鑰匙”。深入學習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最根本的是學習其中所貫穿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和指導工作。
????基本立場與人民至上 ????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首先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從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提出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為無產階級、為絕大多數勞動人民謀利益,到列寧強調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進部隊,要為人民群眾服務、代表他們的利益;從毛澤東關于共產黨人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思想,到鄧小平關于必須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業根本標準的重要思想,到江澤民同志關于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到胡錦濤同志關于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思想,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條一脈相承的思想主線,這就是: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立場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就是基本的政治立場。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依據國內外大局現實情況,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穿其中的一個根本價值取向,就是人民利益至上。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見面會上,他就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他在接受金磚國家媒體聯合采訪時更是強調,“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就是要帶領人民把國家建設得更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好”。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他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他指出,“要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他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可見,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立場上,始終不脫離、不動搖這個立場,這是共產黨人掌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重大問題。 ????實事求是與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堅持實事求是,最基礎的工作在于搞清楚“實事”,就是了解實際、掌握實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對實際情況作深入系統而不是粗枝大葉的調查研究,使思想、行動、決策符合客觀實際。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什么時候全黨從上到下重視并堅持和加強調查研究,黨的工作決策和指導方針符合客觀實際,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而忽視調查研究或者調查研究不夠,往往導致主觀認識脫離客觀實際、領導意志脫離群眾愿望,從而造成決策失誤,使黨的事業蒙受損失”。只有深入調查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也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決策的正確制定與貫徹執行,保證我們在工作中盡可能防止和減少失誤,即使發生了失誤也能迅速得到糾正而又繼續勝利前進。 ????堅持實事求是,關鍵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對事物客觀規律的認識,只能在實踐中完成。勇于實踐、善于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進行理論升華,再用以指導實踐、推動實踐,在實踐中使認識得到檢驗、修正、豐富和發展,這是認識客觀規律的根本途徑,也是把握客觀規律的必由之路。我們作決策、辦事情、謀發展,都要認識規律、遵循規律。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否堅持實事求是,能否按客觀規律辦事,這是決定我們的工作特別是領導工作有無主動權和得失成敗的關鍵所在。 ????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打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這是堅持實事求是的理論基礎。沒有科學理論功底,不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就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看本質,就不能把握事物的內在聯系,就容易陷于盲目性、片面性、被動性,就很難做到實事求是,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踐第一與關鍵在于落實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實踐標準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就必須堅持實踐標準,務求實效,關鍵在于落實。 ????我們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來的。這里的關鍵,就是始終注重抓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會落空,再偉大的目標任務也實現不了。抓落實就好比在墻上釘釘子:釘不到點上,釘子要打歪;釘到了點上,只釘一兩下,釘子會掉下來;釘個三四下,過不久釘子仍然會松動;只有連釘七八下,這顆釘子才能牢固。這就說明,抓落實首先要抓到點上、以點帶面。要盯住事關全局的重點工作,把力量凝聚到點上,著力解決涉及全局的突出問題,以點帶面,推動全局,避免“撒胡椒面”式地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點,淺嘗輒止、朝三暮四。還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有板有眼,深入而持續地抓好落實。抓落實,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狠勁,真正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抓出實效。 ????這就需要各級領導干部要有戰略定力,“實現我們確立的奮斗目標,我們既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在經過實踐檢驗正確的理論和戰略問題上要有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我們才能做到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不被任何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蒙蔽,不被別人的說三道四所左右,才能在“亂花漸欲迷人眼”時保持沉著冷靜,在“千磨萬擊”和“東西南北風”中“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夠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神聚力。 ????辯證思維與問題導向 ????辯證思維能力,就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善于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處處體現著唯物辯證的思想方法。比如:在論述改革問題時,強調“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在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時,強調要堅持“兩點論”,一分為二看問題,既要看到國際國內形勢中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在闡述全面深化改革時,強調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等等。 ????堅持辯證思維,就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對待矛盾的正確態度,應該是直面矛盾,并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 ????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就要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過程中把握事物發展規律,克服極端化、片面化。我們觀察形勢、分析事物、制定政策、解決問題,都要堅持矛盾分析方法,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處處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辯證法。在走什么道路問題上,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在改革戰略問題上,他強調既要整體推進,又要重點突破;在環境保護問題上,他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上,他強調既要重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等,為我們提供了成功運用辯證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范例。 ????系統思維與統籌兼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統。它要求我們必須從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去處理問題”。客觀事物不但作為矛盾而存在,而且作為系統而存在,所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須具有系統的觀點,運用系統的方法,始終做到統籌兼顧。 ????統籌兼顧的能力,就是要善于運用唯物辯證法認識和處理問題,善于從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事物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統攬全局、統籌規劃,又在重點突破中推動工作協調發展。領導干部尤其是主要領導干部提高統籌兼顧能力,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一是中心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系,做到全面推進、協調發展,不能顧此失彼;二是全局與局部的關系,在關系全局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必須以全局利益為重,服從全局、服務全局;三是當前和長遠的關系,要有遠見、善預見,把握大勢、辨清走勢、審時度勢,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前瞻性和決策的科學性。例如,在如何改革的問題上要堅持系統思維和統籌兼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談到過統籌兼顧對于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性。他說:“在中國當領導人,必須在把情況搞清楚的基礎上,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有的時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時候又要以小帶大、小中見大,形象地說,就是要十個指頭彈鋼琴”。 ????戰略思維與頂層設計 ????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月指出:“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我們還明確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目標。”圍繞這個偉大的戰略目標,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進行了一系列深謀遠慮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戰略問題的思考和部署,集中體現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核心要義和思想精髓,全面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直面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重大課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深刻把握治國理政的若干重大關系,科學統籌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改革發展穩定,科學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思考謀劃治國理政一盤棋,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四個全面”協調推進,四足鼎立,共同托舉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理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總體戰略目標,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的建設以及外交國防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戰略部署和戰略實踐,形成了實現中國夢的系統戰略路線圖。在經濟發展上提出了經濟新常態的戰略判斷,通過各方面的不斷創新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在政治發展上提出了重構政治生態的戰略任務,使我們黨能夠更好地肩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在文化發展上確立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提供精神動力;在社會發展上通過社會治理創新戰略促進公平正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力量;在生態文明建設上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戰略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提供可持續發展空間;在對外關系上做出了和平發展道路的戰略抉擇,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從而實現中國夢爭取良好外部條件。 ????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本質上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基本原理。只有堅持這一基本原理,我們才能把握歷史前進的基本規律。只有按歷史規律辦事,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歷史反復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 ????堅持群眾路線,要求我們做到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調動各方面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當前,改革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各種問題和矛盾集中凸顯,更要始終牢記,真正的英雄是群眾,真正的力量在群眾。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 ????堅持群眾路線,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對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堅持群眾路線,就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要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思想中,真正落實到每個黨員行動上,下最大氣力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使我們黨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貫穿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對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為我們有效應對日趨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克服前進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破解改革發展中的各種難題,提供了思想羅盤和行動指南。 ????(執筆:中央黨校哲學部副主任 董振華)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治國理政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
發布時間:2016-09-26
來源:學習時報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