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 2019年5月,東西部扶貧協作讓相隔1700多公里的華東能源監管局與黃土高原上的甘肅省清水縣時家村結對認親。自此,一場東西攜手、海陸齊心的扶貧協作壯美畫卷徐徐展開。跨越時間和山川,兩年來,華東能源監管局“輸血”“造血”并舉,從人財物的單向輸送到兩地營商環境嫁接,再到如今的互利共贏,一個個扶貧案例落地生根,助力精準脫貧奔小康。 精準化產業扶貧 秋收在即,到處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時家村的村民們正在采摘田里的紅豆草,忙得不可開交。紅豆草被稱為“牧草皇后”,易于栽培管理、營養豐富,是各種家畜喜食的優質牧草。放下手中的牧草,華東能源監管局四級調研員、清水縣時家村第一書記徐霆說:“這些牧草都是給村里的羊場供應的。” 皮膚黝黑的徐霆在農田里干活是把好手。其實,2019年春節,徐霆才被任命為清水縣松樹鎮時家村第一書記。“時家村不脫貧,我不回上海”,這是徐霆到村后的鄭重承諾。在脫貧攻堅工作伊始,徐霆時常晚上入戶走訪拉家常、問需求,村情戶情了然于心;一有時間他就會學習扶貧政策,了解惠民舉措,想群眾之所需,急群眾之所急,迅速適應新環境進入新角色。通過積極調研和座談,認真傾聽貧困戶心聲,徐霆很快就摸清村情戶情:時家村有208戶955人,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6戶545人,貧困發生率57.1%,是深度貧困村;在結對幫扶之前,時家村還有27戶124人未脫貧。摸實了貧困戶基本信息、致貧原因,徐霆根據每戶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幫扶指施,做到一戶一策,確保幫扶成效,他同扶貧專干一起,因地制宜,在充分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發展養殖、光伏、勞務三大產業;因戶施策組織貧困戶發展多種養殖業,不斷為村里的種植戶調優產業結構,不落一戶,不少ー人。 與時家村攜手以來,華東能源監管局并沒有將“對口幫扶”簡單定義為“給錢給物”,而是在投資產業的同時,增強農民能力,拓展農民增收渠道。華東局認真落實脫貧攻堅各項部署要求,全力支持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通過駐村第一書記及時了解貧困村動態,有針對性推動工作落實。對于群眾有養羊需求、有養殖經驗的現狀,徐霆及時向局里匯報,主要領導到村調研后,落實幫扶資金80萬元,幫助“黨社聯建”合作社建起了羊場,目前存欄數量220只,帶貧效益逐步顯現,全力幫助時家村因地制宜發展養殖業為主的特色產業。 此外,為了更好發揮土地效益,徐霆帶領村民種植了200畝紅豆草,用于發展養羊產業,實現了經濟效應和生態效應的雙贏。“我們始終把勞務作為保收入、保脫貧的“鐵桿莊稼”,通過一對一上門做動員、手把手精準抓培訓、人盯人跟蹤搞服務,目前已輸轉貧困勞動力258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7人。” 多渠道消費扶貧 “時家村養殖場有500只大山里溜達的老母雞,期待吃貨領養。”最近,一則信息在上海黨員干部微信朋友圈中廣泛轉發。這是徐霆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號召遠在上海的“吃貨”踴躍購買。一天時間,500只老母雞全部售完。如今,徐霆已是朋友圈的“帶貨主播”,至今已經發動干部職工購買群眾的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5000多斤,帶動合作社實現收益2萬多元。 這是時家村大力開展消費扶貧的生動縮影。眼看著時家村的特產成熟了,老母雞養肥了,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華東能源監管局的黨員干部通過微信朋友圈轉發等形式,以產品為媒介,用消費搭橋梁,扎實開展消費扶貧活動,讓貧困戶的農產品直接從田間地頭到飯店餐桌,暢通了扶貧渠道,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問題,帶動了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為高質量脫貧注入了強勁的內生動力。徐霆組織全體幫扶責任人深入貧困戶家中,從貧困戶手中采購農副產品,有效解決了貧困農戶產品量小、分散、難以供應的問題。與此同時,華東能源監管局的黨員干部也動員各幫扶單位、企業、團體和個人積極投身消費扶貧行動,形成政府、企業、社會“三位一體”消費扶貧大格局,凝聚各方力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消費扶貧是打通時家村脫貧最后一公里的‘金鑰匙’。事實證明,以消費帶動產業增收收效良好。”金秋收獲季到來,這些養大的老母雞、小肥羊銷往全國各地,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確保有投入、有產出、有銷路。養雞場銷售喜人,養雞員曹春芳干勁十足。她是時家村三組村民,丈夫孫保平患病勞動能力有限,兩個孩子正在上學,只能靠曹春芳打零工掙一點微薄的收入,家庭十分貧困。如今,曹春芳在養雞場工作,每月工資2000元。此外,扶貧干部還為孫保平申請了護林員的工作,扶貧后該戶收入增加1.6萬元。 時家村歷來重視教育,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每年約有10名學生考上本科院校。華東能源監管局工會依托時家村小學“春蕾社”,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崇文重教基地。每年寒暑假期間,徐霆組織村里的在校大學生,為村里的小學、初中、高中學生義務輔導功課;通過“大手拉小手”,真正把傳幫帶的作用發揮起來,帶動形成了家家戶戶爭著比、全村群眾重教育的良好氛圍。在扶貧干部駐村以來,工會爭取社會幫扶資金7.6萬元,對9名貧困學生進行長期資助,組織時家小學21名師生在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進行了健康體檢,給49名困難家庭學生購買了衣物和學習用品。 “山””海”相連促脫貧 從江南水鄉來到黃土高原,華東能源監管局和扶貧干部將這次甘肅扶貧看作“二次創業”:一個個養殖場,一片片滿眼新綠的山林,以及掌握一技之長、笑對生活的困難群眾……一年多來,國家能源局華東監管局加快推進時家村特色養殖產業格局,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產業幫扶、教育結對、消費共建、技能培訓、服務民生……該局充分利用國家相關政策和地域優勢,以多種幫扶方式幫助貧困村厘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扶貧目標。 這份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誼,讓貧瘠的時家村換了新模樣,交出亮眼成績單:時家村先后拆除危房36間、空心院落8戶,拆除危墻58米,修繕院墻88米;硬化庭院39戶,改造廁所109戶,建成公共廁所1座、柴草堆放場3個、垃圾池4個。此外,華東監管局干部職工還自發捐款8萬元,解決了4戶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問題。群眾生活習慣明顯改善,村莊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2019年底全村實現整村脫貧。 在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2020年春節時,新冠肺炎席卷而來,時家村疫情防控任務非常嚴峻。徐霆和扶貧隊員們在抓好扶貧工作的同時,義無反顧地扛起了疫情防控責任,排摸全村所有外來人口,對疫情期間返村的外來人員進行隔離,發放酒精,口罩,體溫計,并每天由村醫進行體溫監測監測;每天由村醫對村內公共場合進行3次集中消毒。鎮村干部從正月初二到村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多次通過廣場會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對閑散人員開展勸導,并與其他工作人員一起為困難群眾制作口罩2000余只,黨員群眾晝夜值班1500人次。 由于表現突出,徐霆被評為“2019年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雖然全鎮貧困戶都脫了貧,走上富裕之路。但是,脫貧不脫政策,扶貧道路任重而道遠,我作為扶貧干部,只有密切聯系群眾,為全鎮百姓謀福利、做好事、辦實事,才能真正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只要群眾能過上好日子,我多付出一點也值得。”徐霆說,“回顧一年多來的駐村幫扶,我更加體會到,只要把鄉親們當作親人,把他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用心用情辦實事辦好事,脫貧路上就沒有啃不下的硬骨頭。我相信,脫貧只是第一步,只要我們全村群眾一起努力,鄉親們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 |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正文
華東能監局徐霆:時家村不脫貧 我不回上海
發布時間:2020-10-29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