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月25日電 信用之光耀齊魯,會廳盛事啟宏途。1月25日,“信耀齊魯會客廳”第二期節目上線。本期節目特別邀請濟南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韓芳,冠縣政協副主席李娟,棗莊市發展改革委體改科科長孫蕾,濱州市發展改革委財金信用科科長楊召龍,文登區社會信用中心副主任李亞作為嘉賓,圍繞“以信用為基,筑便民惠民新篇章”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旨在進一步推動山東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挖掘各地信用惠民創新實踐,切實提升民眾生活的便利度與獲得感。
近年來,山東省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域持續發力,深入拓展多元化信用應用場景,大力實施“信易+”工程,對守信主體在餐飲旅游、醫療衛生、交通出行、物品租賃、融資貸款等多個方面進行激勵,讓守信好處看得見、摸得著、用得到,形成信用有價、守信受益的價值導向和濃厚氛圍。在主題對話環節,各地市分享了在信用惠民方面的創新實踐成果。
棗莊市發展改革委體改科科長孫蕾首先分享了棗莊在“信用+文旅”領域的探索成果,尤其是跨地區成立文旅信用互認合作聯盟,以信為媒,不斷擴大信用文旅“朋友圈”,有力推動社會信用建設與文化旅游領域深度融合,不僅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更豐富的旅游體驗,也彰顯了信用在文旅產業發展中蘊含的巨大潛力。
濱州市發展改革委財金信用科科長楊召龍則聚焦濱州市在“無押金城市”建設方面的創新性探索。在濱州,憑借良好信用,市民在諸多場景可免交押金,暢享便捷生活。與此同時,信易醫也在不斷探索前行,致力于為民眾帶來更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驗。
文登區則在“信用+直播”領域走出了特色之路。文登區社會信用中心副主任李亞介紹,當地依托新媒體搭建信用直播平臺,確保惠民措施、商品質量、直播內容真實可靠。這一全新嘗試緊跟時代步伐,開辟了信用惠民線上“新賽道”,為信用應用場景建設提供了新思路,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冠縣政協副主席李娟詳細介紹了冠縣在“信用+志愿服務”領域的做法和成效。冠縣以“信用+”為抓手,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向基層延伸,建成誠信廣場、信用超市等信用惠民設施,累計超15萬人次享受信用兌換實惠。同時,制定信用激勵措施525條,涵蓋多領域,健全信用聯盟機制,提供“信易購”“信易餐”“信易惠”等各類便民服務。如今,冠縣“信用+志愿服務”的實施形式日益豐富,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延伸,激勵措施愈發多元,覆蓋面持續擴大。
濟南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韓芳從專業學術視角深入剖析,指出提升社會信用意識、培育誠實守信文化風尚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她表示,山東各地在信用惠民方面的創新實踐,充分展現出齊魯大地“誠實守信”的文化底蘊,塑造了“美德山東、信用山東”的良好形象。
最后,各位嘉賓還依次分享了下一步拓展信用惠民應用場景的大致思路。此次“信耀齊魯會客廳”為各地交流信用惠民經驗提供了平臺。展望未來,山東將堅定不移地以信用為基石,持續拓展信用應用領域,不斷提升信用惠民實效,全力以赴為民眾創造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