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3月27日電 近年來,榮成市始終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抓手,深耕“信用+”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榮成特色、縣域特點的信用體系建設路子。榮成市社會信用中心主任黃春暉作為“信耀齊魯會客廳”第四期節目的特邀嘉賓,講述了榮成在城市信用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創新舉措。
信用建設成為構建信用供應鏈的新路徑。榮成投資一千萬元建成了涵蓋公共信用、農村信用、政務誠信等多個實用性的縣級第一個一體化智能化信用信息系統,實現了信用信息全面歸集,數據合規率實現100%,信用數據突破5億條。創新推出“信用評級+積分制”,榮成為全市81萬信用主體建立信用檔案,實行千分制管理,根據賦分標準劃分AAA、AA、A、B、C、D六個等級,為社會化、市場化的信用數據應用提供了簡單直接的判斷標準。
信用建設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方式。榮成以信用建設為抓手,將信用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特別是在鄉村振興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編制《數字鄉村信用管理規范》和創新農村信用“八步工作法”,榮成市將信用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推動農村治理資源和手段的系統集成,構建了信用支撐、社會協同、共建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信用建設成為全社會信用應用新引擎。榮成圍繞在全社會樹立“信用有用”的導向,以黨政領域為引領,推動信用信息在社會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在黨政領域使用上,提拔使用、評先選優首查信用檔案,企業資金扶持、發放貸款優先查看信用狀況。截至目前,榮成市已出具個人信用報告12.8萬份,提供信用公務查詢260萬余起次。在社會領域使用上,出臺相關政策,引導社會成員在選擇合作伙伴、投資、招工等方面查詢和使用信用信息,控制和防范信用風險。
信用建設成為增強群眾獲得感的新來源。榮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信用激勵融入到市民生活和企業發展中,讓企業和市民既有榮譽感,更有獲得感。全市56個部門出臺“信易游”“信易貸”等210多項守信激勵政策,設立了2100多處“信用服務場景”,創新“信用大集”信用激勵兌換模式。榮成市還同泰安市岱岳區等三省六地成立全國首個縣域文旅信用合作聯盟,六地誠信市民,到互認城市游覽旅游景區可享受免費或半價游,住宿、餐飲消費可享受折扣優惠,已經惠及3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