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4月10日電 為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淄博市市場監管局以“信用驛站”建設為依托,以“進千企、解難題、促發展”活動為助力,以經營主體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為主線,打造“合規經營+失信提醒+信用修復+信用賦能”多維信用體系,賦能市場主體高質高效發展。
制定“1+5+1”一攬子方案,構建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閉環服務機制
1份指引,搭建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工作框架。沂源縣市場監管局聯合行政審批服務局發布《沂源縣涉企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工作指引》,在行政審批服務領域和市場監管領域開展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事前加強對經營主體行政合規的指導和服務,事中對涉案企業依法實施柔性執法,事后加強涉案企業跟蹤指導、開展信用修復,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構建起“事前指導+服務、事中指導+治理、事后指導+提升”涉企行政合規全過程指導機制。
5項指南,編織市場主體信用合規建設體系。編印發《經營主體信用合規建設指南》《企業信用合規標準體系指南》《企業信用合規標準體系評價指南》《大中型企業信用合規建設應急響應機制指南》《大中型企業信用合規建設內控管理機制指南》5項指南,構建起從一般經營主體到大中型企業,涵蓋基本原則、信用風險、標準體系、評價機制、內控管理、風險識別、預警流程等全方位的市場主體信用合規建設體系。
1張清單,找準市場主體合規建設難點。編制《經營主體行政合規指導清單》,系統整合市場主體登記注冊領域和市場監管領域的重點違法事項,歸集形成清單指導177條,通過清單化、集成式指導,幫助企業識別法律風險,避免因行政處罰影響經營。
搭建“信用驛站”橋梁,打造一次辦好綜合服務平臺
構建“全協同”聯動格局。沂源縣政府辦公室制定出臺《沂源縣市場主體信用修復“一類事”實施方案》,界定各部門職責,高位推動協同聯動機制落地落實。在全縣設立“信用驛站”28處,設置信用體系建設綜合服務專窗,借助“山東通”APP平臺,建立工作群,實現數據部門共享,構建起集企業注冊登記、信用知識宣傳解讀、企業合規建設指導、業務咨詢、信用查詢、信用修復、年報提交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推行“全鏈條”幫辦服務。圍繞信用合規建設事項,通過專窗指導,市場主體可就企業登記注冊、信用建設知識、信用查詢、信用修復、年報提交等多個事項向相關業務部門提供幫助請求,受理部門認領后做好分流幫辦,實現信用合規建設“一窗申請”,相關處理意見和結果,按照規定時間通知失信申請人,實現閉環管理。
創新“1+N”集成舉措。實行失信法律文書、信用修復、行政合規建議書“三書同達”機制,做到事前“三告知”。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加強信用修復市場主體事后監管。開展“遞信”“讀信”“送信”行動,通過發放“信用驛站”明白紙、大屏實時滾動、市場主體年報等途徑廣泛宣傳信用修復知識。開展“信用+金融”服務,與全縣2家商業銀行合作,對信用體檢“優級”業戶優先發放低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