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0月25日電 日前舉辦的中國—中東歐國家產教融合發展論壇上,主辦方山東省產教融合綜合服務平臺正式推出了《黃金航道—中匈企業合作指南》及《工業機器視覺技術應用》的兩部書籍,賦能中資企業走進匈牙利,為院校學科的國際化建設提供多語種技術支撐,成為論壇促進國際合作、推動產教融合的實質性成果之一。
《黃金航道—中匈企業合作指南》的發布正值中匈建交75周年,兩國關系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為兩國企業的務實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幫助。該書共分九章、52個專項,全面而深入地介紹了匈牙利的投資環境、法律法規、市場規模、消費習慣和合作案例等信息。內容詳實、案例豐富,旨在為中國企業進入匈牙利提供系統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戰略指導,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全球化背景下“走出去”所面臨的不同商業環境、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挑戰。匈牙利前總理邁杰希·彼得在為本書撰寫的序言中評價道:“這本書非常重要且實用,它有助于介紹和理解匈牙利的投資環境。”
《黃金航道—中匈企業合作指南》的發布,為中國企業走進匈牙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近年來,中國與匈牙利在各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兩國關系駛入了名副其實的“黃金航道”。這部新書的發布,正是對這一黃金時代的有力見證和積極回應。
與此同時,另一部新書《工業機器視覺技術應用》的發布,也受到與會嘉賓的關注。該書是一部校企“雙元”書籍,順應了工業機器視覺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視覺作為智能感知的重要手段,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該書分為基礎認知篇、項目應用篇、知識拓展篇和實操訓練篇四部分,共計七個模塊,內容涵蓋了機器視覺技術的基礎知識、新技術應用、工程實踐案例等多個方面。
《工業機器視覺技術應用》一書重點突出基礎知識認知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在企業工程實踐中的應用,同時兼顧知識的基礎性、系統性和前瞻性。書中將職業素養養成教育與機器視覺技術學習相結合,將“知識學習、技能提升、素質培養”與企業工程實踐案例融為一體,旨在培養適應工業機器視覺崗位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該書即可作為各高校的機器視覺課程教材,也可作為考取國家新職業——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的參考用書,還可供從事機器視覺技術研發與工程應用的技術人員使用。
《黃金航道—中匈企業合作指南》及《工業機器視覺技術應用》的發布,是中國—中東歐國家產教融合發展論壇眾多成果之一,據介紹,以“互利共贏、開拓創新”為主題的這次論壇,是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的平行論壇,來自中國及中東歐10余個國家的300余名嘉賓出席論壇并進行了積極互動。除了新書發布環節,論壇期間還舉行了中國(山東)—中東歐國家產教融合聯盟等3個平臺的啟動儀式,現場簽署了“共建產教融合國際(匈牙利)示范園”“共建塞爾維亞—班墨學院”等9個合作項目,并進行了賽事發布,還設置了6場主旨報告,組織了兩場16位嘉賓參與的專題對話會。論壇可謂碩果累累。其以內容豐富,務實高效,緊扣時代脈搏而受到與會嘉賓的積極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