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2月30日電 為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防范個人失信風險,減少單位內部糾紛和失信事件,營造“守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憂”的社會氛圍。莘縣堅持“率先創新、大膽實踐、精準破題”的思路,深入實施美德和信用建設融合發展,實施美德信用檔案新模式,推行個人美德信用檔案管理制度,切實提高個人誠信意識和文明素養。
美德信用檔案為單位用人保駕護航
一是建立個人美德信用檔案,統一歸集其信用信息,直接提高職工自身可信度,給予單位用人上的安全感。二是通過按期或不按期對員工的職業美德信用進行評價,對個人美德信用等級較高的員工在評先評優、職級晉升等方面優先考慮,縮短職工本身被領導考察的周期,使個人發展得到更多的機會。三是實行個人信用獎懲,堅持“激勵為原則、懲戒為例外”的理念。對誠信員工進行信用獎勵,對失信員工進行信用懲罰,促使其改正失信行為或為本身的失信行為付出相應代價,增加在職人員自我約束力,避免作出失信違約行為。
美德信用承諾為在職人員繪制誠信底色
一是明確美德信用承諾行業范圍。針對各職業的不同特點,重點對學校、醫院、企業等在職人員的美德信用承諾為基礎,對風險可控、糾錯成本低且符合各職業道德規范的事項,納入美德信用承諾內容。二是廣泛開展美德信用承諾簽署活動,在24個學校、8家醫院、30家企業開展美德信用承諾書簽署活動,簽署美德信用承諾書達562000余份,為防范職工失信風險,減少單位內部糾紛和失信事件保駕護航,增強職工的責任感、使命感和行業自律意識,加強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營造了“守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憂”的社會氛圍。三是實現信用評價與承諾聯動。深化美德信用綜合評價結果應用,通過信用信息收集,讓誠信典型或無不良美德信用記錄的在職人員在評優評先和職級晉升中享受“綠色通道”等優惠措施。
美德信用宣傳為社會公眾廣植誠信理念
一是多層次宣傳發動。推進誠信教育進機關、學校、醫院、企業等活動,累計到訪企業32家,集中宣傳信用政策法規、信用知識等,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參與度。二是多渠道凝聚合力。利用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加大信用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守信氛圍;在公園、廣場、社區等公共場所開設線下信用宣傳櫥窗,宣傳誠信企業、個人的典型事例,立體式宣傳美德信用工作,廣植誠信理念。三是多角度營造氛圍。充分利用誠信典型選樹、“6.14信用記錄關愛日”等開展美德信用宣傳教育,開展信用主題宣傳活動11場次,進一步提升市場主體和個人信用信息保護意識,營造“知信、守信、重信、用信”的良好社會氛圍,充分釋放美德信用在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積極作用,為推進全縣高質量發展貢獻美德信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