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月13日電 隨著今年濰縣蘿卜新鮮上市,濰城區以這一特色產業為依托,深入挖掘信用在濰縣蘿卜產業發展中的場景應用,通過實施“信用+鄉村振興”創新舉措,在助力濰縣蘿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踏出堅實的步伐,在濰坊市濰城區于河街道建昌生態農場開展試點,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農業經營監管新模式,拓展信用在優化營商環境的新路徑,以信用建設服務鄉村振興,推動濰縣蘿卜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挖信用數據價值,精準錨定產業根基
廣泛開展信用承諾制,與生態農場簽訂“信用承諾”,通過開展信用承諾制,增強企業責任感,有效提升企業獲得感。依托村“兩委”,組建由黨員干部引領的信用監督管理團隊,為生態農場搭建信用檔案,做好農場信用信息的歸集。以農場信用檔案庫為依托,為企業“精準畫像”,從農資采購開始溯源,確保農場選用正規合格農資產品,在種植過程中,細致追蹤農事操作是否嚴守綠色生態規范,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在銷售末端,嚴密監督是否存在欺詐消費者行為,為農戶定位信用等級,從根本上穩固產品品質,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讓誠信種植根植于濰城沃土。
織密信用獎懲網絡,激活產業內生動力
結合濰縣蘿卜產業發展現狀、生態農場經營狀況和法律法規要求,按照濰城區參農主體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標準,形成生態農場主體評價模型,為“品質優、服務好、信譽良”的生態農場出具信用評價二維碼,產品貼碼銷售,有力提升產品檔次,通過信用賦能,暢通濰縣蘿卜銷售渠道,使“守信者一路暢通、失信者寸步難行”。在濰坊建昌生態種植園內,一顆顆翠綠的蘿卜圓潤飽滿、個頭出挑、長勢喜人,憑借高信用記錄,不僅優先獲得農業專家的一對一技術指導,而且使濰縣蘿卜在當地暢銷的同時,還遠銷北京、大連、河南等各大城市,信用賦能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正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拓寬信用融合版圖,解鎖產業多元創新
做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相互銜接,是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舉措,濰城區正大膽跨界破圈,以信用為紐帶編織產業融合新篇章,以建昌生態農場為試點,不斷拓寬“信用+場景”應用。
一是通過編織農戶信息“一張網”,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不同維度的統計數據、特色化的樣本數據,幫助政府就在制定產業、稅收、貨幣等農業相關政策時做到有數據、有參考,從而實現精準施策。
二是通過為農戶建立信用檔案,采集農戶的全方位信息,幫助金融機構刻畫較為全面的農戶“信用畫像”,從而打破銀農信息不對稱問題,避免道德風險事件發生,幫助涉農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開發涉農產品和服務,提升農村地區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三是能夠助力鄉村治理,通過引導價值觀塑造,形成良好的農村信用文化氛圍,促使鄰里間、鄉親間產生先進帶動后進、關鍵時刻互相幫扶的有效機制,為基層鄉村治理,維護農村穩定提供良好的環境。
濰城區將以信用為紐帶助力我區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通過信用等級評定,以及“整村批發、集中授信”等信用措施,激發鄉村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效應有效顯現,以高信用評級引來文創達人、民俗藝術,主題研學游等,讓游客因信而來、盡興而歸,民宿餐飲、農產品深加工將順勢而起,信用賦能我區特色產業發展,三產融合,攜手并進,奏響鄉村振興新華章。